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我們家的鋼琴老夥伴

筆者:陳金鳳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作者速寫】陳金鳳女士,榮民主眷,夫婿林世恒先生畢業於政戰學校音樂系,退伍後轉任公職和教育界,退休後,投身樂壇。 三十多年來,我們家的鋼琴一直是孩子們學習音樂的良伴,是先生轉換職場時,貼補家用的維生工具,是結交好友的媒介,更是我們夫妻倆的「大媒人」。 先生自政戰學校音樂系畢業,至今已滿四十周年。當年他喜歡音樂,高中時參加樂隊,受過正規音樂訓練,卻因家貧無法升學進修而愁緒滿懷,教官一句:「讀軍校不用半毛學費⋯」就這樣,考過筆試又通過術科,進了政戰音樂系,主修四年鋼琴。正值青春年華的我,因緣際會地認識了即將畢業的先生,兩次見面,他都彈奏貝多芬的鋼琴小品「給愛麗絲」給我聽,並解說曲意,我就這麼被他彈「琴」說愛的風情給「定」住了。 婚後,我們尚無積蓄,先生卻渴望能有台鋼琴,幸得同窗好友告知有位要回國的美籍人士,想轉讓鋼琴,售價四萬四千元,遂向他姊夫借貸購得,分兩年攤還。鋼琴是原裝進口名琴,七、八成新,咖啡色,推拉式的琴鍵蓋,高度及腰,一雙修長琴腳,支撐在鋼琴前面兩側,款式、質感都很高雅。 先生退伍後,我們與鋼琴親近的機會越來越多,除了假日休閒時的「夫彈婦唱」,還收了幾位學生,並長年幫助家貧者學琴。 我們每年舉辦一場成果發表會,供學生互相觀摩,以提高音樂素養,當學生知道「有人彈得比我好」,練琴態度越發認真。 雖然只是觀摩性質,我們仍然「慎重其事」。通常在發表會前兩個月,就開始依學生不同的程度,分別選曲、個別教授、講解曲意,演出前一星期,再安排全員到家裡來演練兩次,針對個人的缺點加強提醒,如:催促背譜、提示強弱、糾正坐姿、叮嚀台風。孩子們在年年調教下,氣質變得優雅多了!我們同時要求,等演奏會結束,才能離席回家,養成尊重表演者的好習慣,不然最後演奏的同學,就聽不到觀眾的掌聲了! 舉辦音樂會讓學生觀摩,家長也一同出席,彼此交流,因鋼琴而結緣的家長,成了二、三十年的好朋友。 音樂會中,鋼琴的角色極為重要,除了鋼琴獨奏,其它樂器如豎笛、竹笛、胡琴和獨唱,都需鋼琴伴奏,凸顯動人樂聲。 民國七十六年,我們更以鋼琴演奏結合舞蹈,在台中中興堂舉辦一次最盛大的《鋼琴與芭蕾》音樂會。先錄好曲子,交給舞蹈老師編舞,讓舞蹈社同學熟練舞步,正式上場時,再與彈奏鋼琴同學搭配。當年由念國一的女兒彈韋伯的《邀舞》,小四的兒子彈理查克萊德曼《微笑的巴奈沙》。 承蒙老天保佑,演出成功,頗獲好評,因為「手舞足蹈」的合作演出,不但是首創,且是由國中、小同學在舞台現場演出,截至目前,可能還是一場空前創作。 而最浪漫的一次,是在自家庭院裡的《庭園音樂會》,十坪大的院落,綠草如茵,白色木頭花架,攀爬著綠意盎然的絲瓜藤,鋼琴就擺放在藤下,光這佈局就夠美了! 親師間聯誼聚會,孩子們的鋼琴彈 奏,成了重頭戲,不論獨奏或伴奏,美妙的鋼琴樂音,增添不少溫馨、優雅和歡樂的氣氛。 一雙子女在我們教授鋼琴和二十載音樂盛會中,耳濡目染,愛上了音樂,擔任基本演奏成員;從四、五歲加入,從不缺席,練就了穩健台風,如今也朝音樂方面發展,連人生伴侶也是音樂人,曾聯合各自同好和學生,辦了兩次聯合音樂會。看到他們又主持又伴奏,感到欣慰又榮耀,因為寓教於音樂的盛會,正由他們認真的態度繼續承傳。 為了練習和表演需求,又向姊夫借款買了第二台中古琴,並陸續添購,最高紀錄是五台中古鋼琴同時演奏,可謂是難得的一番榮景。 後來,因為先生退伍、轉業和遷居等因素,不得不低價轉讓,只留下最初買的那台淑女般高雅氣質的鋼琴,陪著我們家歷經了七次遷徙,除了譜架鬆脫、椅面有些微斑駁,其餘尚無大礙。如今,這台耐操、耐搬,曾與我們同甘共苦的老琴,安置在二樓「養老」,算算和我們結緣超過三十六個年頭了。 當初擁有時,沒想到會帶來如此賞心悅目的歲月,雖然我們現在呈現半退休狀態,但那分共同努力的革命情感,以及家人般的溫厚情愫,卻常相左右;先生心血來潮時,仍會打開琴蓋,彈些曲子,我也常跟著琴聲一起唱和,畢竟與老夥伴「窩」在一起的心情,總是特別的愉悅!(點閱次數:433)